才短短3個月時間,剛從同濟大學工業工程專業畢業的李文治,已經成長為一個像模像樣的創業者。他在山東濰坊萬達廣場經營著一家名叫“甜言物語”的零食零售店,管理著四五名員工,平均每日盈利近千元,這個曾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年輕人,如今變得像精明的主婦一樣跟人討價還價,寫得出不亞于專業人士的公司文案,甚至還分得清姜汁牛奶糖、杏仁牛奶糖和花生牛奶糖的不同配方。
這一切源自于2013年10月,萬達集團啟動了第一屆大學生創業計劃。準備在2013年到2022年的10年時間里,投入共計5億元的資金,以萬達廣場的店鋪為創業平臺,資助1000名大學生創業。截至2014年8月,從南方的廣東增城到海濱城市山東煙臺,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到常州、濟寧等二三線城市,從經營甜品到陶瓷店,萬達集團已經支持了37個大學生創業團隊,60個像李文治一樣的創業青年。
作為大學生創業計劃的發起人,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表達了對于大學生十年創業計劃的期望:“萬達支持1000名大學生創業,是在投資未來。10年、20年之后,不敢說造就幾個王健林,只要能出幾個像樣的企業家,這5個億就沒白花。”
更多人創業,國家才有希望
這項計劃啟動于2013年。這一年,被很多大學畢業生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當年全國有699萬名普通高校畢業生,加上2012年未就業的畢業生210萬,2013年中國有超過900萬的高校畢業生需要就業。由于全國經濟走勢放緩,社會提供的勞動崗位數量較往年下降了15%,預計有300萬大學生難以實現初次就業。加之今年經濟繼續下行,就業結構矛盾更加突出,可以預計,2014年這一年的就業形勢,或許將更加嚴峻。
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萬達集團主動要求各下屬公司增加大學生招聘數量,在去年的基礎上至少增加10%,使2014年招聘的大學生達到近8000人。近5年來,萬達集團是全國創造大學生就業崗位最多的企業,已開業萬達廣場提供的直接就業崗位達到了44.9萬個,其中大學生占到12.9萬個。
除了直接提供就業崗位,王健林董事長認為,更需要靠創業帶動就業。但是經過調查,中國大學生的創業意愿相當低,大學生現在不敢創業的主要原因就是創業的失敗率比較高,據統計,中國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低于1%。基于此,王健林萌生了推出一個支持大學生創業基金的念頭。
在一次接受媒體專訪時,記者問王健林支持青年創業的原因,王健林解釋道:“第一,支持創業符合現在的趨勢,創業能帶動更多人就業,創業才能真正致富。更多人創業國家才有希望。第二,我也在觀察,從2000年到現在,中國幾乎沒有再出現成功的創業家,現在活躍在中國舞臺上的依然是92派,就是80年代、90年代初期的那批創業者。我覺得如果中國創業成功的企業家出現斷代,可能對國家的危害比政策的失誤更危險,所以從這個層面講,我愿意支持更多的青年創業。”
2013年9月7日,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主辦的“中國創業榜樣”大型公益活動在清華大學舉辦啟動儀式。王健林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萬達集團支持大學生創業的十年計劃正式啟動。
根據該計劃,從2013年開始到2022年,每年從高校應屆畢業生中選拔50個大學生創業團隊,萬達集團每年從新開業的萬達廣場中提供50個店鋪,并為每個創業團隊(計劃2人)提供100萬左右的創業資金。大學生創業者注冊成為個體工商戶,租賃并經營萬達廣場的店鋪。
與普通扶持大學生創業項目不同的是,萬達集團大學生創業項目中的資助金額并非贈送,而是相當于以無息貸款的形式借給大學生,大學生創業者要依靠自主創業歸還貸款,還款全部捐作慈善用途。
2013年10月,為了加強大學生創業計劃項目的管理與協調,保證大學生創業計劃的順利進行,萬達集團在商業地產股份公司下屬的商業管理公司專門成立了大學生創業指導部(后并入商管公司的綜合管理中心),具體負責大學生創業計劃的開展。
結合即將開業的萬達廣場地點和中國院校的影響力,萬達集團最終選定了10所高校作為首批大學生創業團隊的選拔院校。具體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山大學。
2013年11月,萬達大學生創業計劃在全國10所高校同步啟動。萬達除了通過微博宣傳之外,還與各高校就業辦進行合作,通過高校微信平臺、就業網、新聞網等渠道進行宣傳。同時,萬達集團組建了項目小組,分赴10所高校舉辦校園宣講會。
每個院校的宣講會現場都座無虛席,其熱烈程度超出了萬達的想象。結合多方面的考慮,萬達集團決定將大學生創業團隊的初次選拔權交給各合作高校,并采取提交個人申請、提交設計方案、組織評比答辯會的方式進行評選。2013年12月,10所高校按照創業項目要求認真完成了初次選拔。萬達在高校選拔結果的基礎上,與各創業者進行電話溝通,通過綜合考量最終選定了50個創業團隊。
2014年1月1日至1月7日,“萬達集團大學生創業計劃官方網站”公示了入選者名單。春節前后,萬達的團隊又與大學生創業團隊進行了多次溝通,結合萬達廣場的商鋪類型和創業團隊的意愿,協調了萬達廣場地點分配、創業項目調整、品牌商落位匹配等問題。最終確定了42個大學生創業團隊,進入2014年萬達集團大學生創業計劃。
守護著每一位創業大學生
這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學生,雖然擁有大干一場的創業熱情,卻沒有相關專業基礎作支撐。比如有些像開鮮榨果汁店的學生,卻連水果都不太會削皮。初出校門的“90后”,也不太明白“妥協合作”這個詞的意義,大學生創業項目負責人李琳還記得,一對大學生創業合伙人吵架的原因竟然是,一個人認為員工需要輪休,另一個堅持要求員工加班。
除了資金支持,萬達集團還為這些“創業新人”安排了制度保障。按照王健林董事長的說法,“我們不是捐助者的角色,不是給大學生投點錢就行了,而是要為大學生的創業提供平臺、提供具體的指導,幫助大學生提高創業成功率”。
李琳介紹說,在寸土寸金的萬達廣場,創業計劃項目的團隊能以最低的價格拿到最好的店鋪位置。為提高年輕人創業的成功率,萬達集團為其選擇了成本低、收益大,尤其適合入門級創業的行業,包括鮮榨果汁、甜品、零食等行業。
為彌補應屆畢業生缺乏創業經驗的缺陷,王健林創造性地提出了“導師制”。對于剛剛起步的創業團隊來說,這兩位導師就像貼身保姆一樣:一位是所在萬達廣場的招商運營副總,提供店鋪運營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另一位導師是萬達聘請的具有相關創業經驗的品牌商。
與品牌商合作,大學生創業團隊不用繳納任何費用。品牌商會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有關店鋪裝修、原材料采購、員工招聘、產品定價等創業相關事項的全面指導。大學生創業團隊在遇到問題時可以隨時向兩位導師求助,導師會及時協助解決問題。同時,萬達集團將大學生創業團隊的成功率納入商管公司和所在萬達廣場的考核指標,要求大學生創業成功率要超過80%。
自從接手這個大學生創業計劃,李琳就幾乎沒有過一個完整的休息日。她的孩子今年參加高考,但她幾乎周末都在外地度過,只在孩子高考那幾天請了假,“連報志愿等都是孩子自己弄的。”她和團隊幾乎不停地在全國各地飛行,從廣州到上海,再到山東,幾乎成為42個大學生創業團隊的“百事通”,從協調品牌商、指導各種手續流程辦理,到生活上、學業上,都給予了大學生創業團隊方方面面的指導和幫助。
“他們的手機24小時為我們開著,”中山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的畢業生王暢說,“他們最常說的話就是‘有事找我,有問題問我’。”
王暢和創業伙伴拿到了萬達集團資助的80萬元啟動資金,在廣東增城萬達廣場開了一家名為“1號果園”的商鋪。他至今記得,自己還沒開業,就因為沒有經驗,被水果商販坑蒙拐騙了。最后是品牌商的導師帶著他到農貿市場,一家家地挑選,最終確定了可靠的供貨商。他也難忘自己連成本核算都不會,是萬達的員工手把手地教會了他。
在與萬達簽訂合同后,中山大學的“WPS”創業團隊接手了自己的店鋪。但是,當時兩人在店鋪運營方面的知識和經驗都為零。李琳為了幫助他們提高專業技術和店鋪運營能力,經過討論和對比分析,為他們選擇了鮮榨果汁行業的專家,請他來為“WPS”團隊擔任創業導師,進行全面指導。這位導師邀請“WPS”團隊到自己在上海的萬達廣場店鋪中進行現場培訓,幾天的培訓下來,兩人學習了關于店鋪運營、財務管理、果汁制作等方面的知識,整整記滿了四個筆記本。
李文治也有類似的經歷。這位性格內向的男生曾經不修邊幅,總是穿一件洗得有點發白的夾克衫。但在導師的教導下,他逐漸明白作為創業者,自身形象也非常重要。在店鋪開業前,他特意去買了身新衣服,還按照熱播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中都教授的模樣,剪了個很潮的發型。
這些變化讓李琳非常欣慰。“我對他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李琳笑著說,“真的是手把手地教,就像自己創業一樣用心。”如今,她會親切地稱呼一個開美甲店的女大學生“寶貝”,叮囑對方“現在太晚了,你是不是該回家了”,也會事無巨細地告訴一家店鋪老板去買草莓玩具以吸引顧客。
這位總是一臉笑容的經理人常常引用天使投資的概念。在西方有一種天使投資,額度不大,通常不是正式的風險投資,其核心理念來自一個美麗的傳說——“每一個創業者身后都應該有一位天使守護”。李琳說,萬達啟動大學生十年創業計劃,“就是愿意做這個天使,守護著每一位創業大學生”。
你會和萬達一起成長
其實,這批大學生創業者中的許多人,并非沒有其他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