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簽約的萬新生
萬達集團一年就能確保20萬新增就業崗位,在國家新增就業人口中的占比超過1%。換句話說,如果中國有100個萬達這樣的企業,就業甚至不能稱之為一個問題。
民營企業已經成為就業市場的主體。
人社部統計數據顯示,現在我國每年新增就業超過1000萬人,2020年達到了1186萬人,這不僅需要政府部門通過各種措施進行引導,也需要各大企業不斷通過創新拓展業務并吸納就業崗位來解決。
值得一提的是,頭部企業在解決就業過程中的示范效應,對于解決就業問題至關重要。比如萬達集團,一年就能確保20萬新增就業崗位,在國家新增就業人口中的占比超過1%。
換句話說,如果中國有100個萬達這樣的企業,就業甚至不能稱之為一個問題。
多!萬達提供大規模新增崗位
4月14日在蘇州,由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退役軍人事務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全國工商聯等部門共同啟動了“2021年全國民營企業招聘月”活動。
萬達集團作為民營企業代表受邀參加活動,萬達集團總裁齊界在啟動儀式上宣布將推出“2021年春風行動”,將立足于萬達集團自身的創新業務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高質量的就業崗位,全年確保新增服務業就業20萬,其中包括大學生就業超10萬。
這已經不是萬達集團第一次提供如此規模的新增就業崗位。媒體公開報道顯示,萬達已經連續11年創造就業超過全國當年新增就業總量的1%——以2020年為例,萬達集團新開業45個萬達廣場、74家萬達影城、14家萬達酒店,共為社會創造服務業就業超過15.4萬人。
事實上,在提供就業崗位方面,民營經濟具有天然的優勢,民營企業可以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這表明,民營企業如果能夠持續確保提供高質量新增就業,就能在帶動整個就業市場穩定發展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扮演關鍵角色。
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專門提到了一組數據:“概括起來說,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這組數據很有說服力,深刻道出了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生動說明了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為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
民營企業是發展最活躍、創新機制最靈活的代表。而且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后,就有責任回報社會;民營企業過上了好日子,實現了業務規模的擴大,就有能力和意愿招聘更多員工,這就有利于提供更多新增就業崗位。從這個角度來看,穩就業、保就業,需要多一些“萬達”,需要更多的民營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招攬人才。
應屆畢業生參加萬新生招聘
優!萬達提供高質量就業崗位
萬達集團在提供新增就業方面的一個特點是,按照自己的發展邏輯,根據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崗位傾斜。
數據顯示,多年來萬達集團直接創造超過151萬個穩定服務業就業崗位,其中大學生就業超過69萬人。大學生占比近半,足以說明萬達對剛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的友善和厚愛。
不久前,人社部印發《關于做好202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將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就業工作重中之重。究其原因,今年高校畢業生909萬人,達到新高,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既是中央的戰略,也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感。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注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統籌做好畢業、招聘、考錄等相關工作,讓他們順利畢業、盡早就業。從這個意義上看,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題,是各級政府的責任,也是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全社會的責任。
對此,萬達集團在“2021年春風行動”中計劃為社會新增的20萬個就業崗位中,就包括大學生10萬人,占比達到了一半;還準備在全國200多個城市的萬達產業中設立1000個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
事實上,去年萬達也受到疫情的嚴重沖擊,但為了幫助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萬達一方面堅持克服疫情挑戰,守住新開45家萬達廣場的年度計劃不變,同時還將部分廣場的開業計劃提前到上半年,以保證吸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就業。
需要指出的是,萬達解決的不僅僅是就業崗位,而且提供的是高質量的就業崗位。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曾多次表示,萬達提供的都是有尊嚴的就業崗位。萬達集團總裁齊界也在啟動儀式的致辭中說,萬達要為社會創造更多更高質量就業。這與中央政策不謀而合,中央明確提出不斷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努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留得青山,贏得未來”。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最大的民心工程。在就業優先政策激勵,以及類似萬達集團這樣的代表企業的垂范下,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勇擔當、善作為。相信在當前就業形勢下,會有更多企業加入“春風行動”,會有更多像萬達這樣有責任的企業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