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8日,王健林董事長在哈爾濱萬達索菲特大飯店接受各路記者采訪,對萬達文化旅游城進行全方位解讀。
問:哈爾濱萬達文化旅游城將給城市帶來怎樣的影響?
王健林:哈爾濱萬達城對哈爾濱的影響,我們概括為“萬達城、新中心”。這個項目建成開業以后,一定會成為哈爾濱市、黑龍江省,甚至是東北地區的四大中心:文化中心、旅游中心、商業中心和生活中心。我們把文化、旅游、商業、生活配套等要素組合在一起,進行創新,這樣的產品在全國是第一個,會徹底改變哈爾濱的城市格局和城市定位,使之成為中國的文化旅游名城。
問:哈爾濱萬達城有哪些主要特點?
王健林: 哈爾濱萬達城的特點概括起來,可稱為“六個最大”、“三個唯一”。“六個最大”:第一,東北最大的文化旅游投資項目。第二,全球最大的室內滑雪場,雪道最多、落差最大、長度最長、容量最多。第三,全國最大的室內滑冰場。第四,東北最大的酒店群。規劃9個酒店、總建筑面積46萬平方米。第五,全國最大的室內停車場。面積12萬平方米,可以停4500輛車。第六,東北最大的電影城。“三個唯一”:東北唯一的大型舞臺秀;東北唯一的電影娛樂公園;龍江唯一的室外大型主題公園。
問:未來萬達城在全國的布局是如何規劃的?不同地區的產品會有不同的內容嗎?
王健林:萬達城項目投入巨大,一個萬達城的目標客戶不是一個市、一個省,而是覆蓋一個大的區域,甚至擴展到海外。這樣的產品,我們在全國最多布局七八個。按照現在的規劃,除了哈爾濱項目,北京及周邊布局一個,長江三角洲布局在無錫,華南布局在廣州,接下來還要在西北、西南選址。
雖然各地都叫萬達城,但里面的內容是完全不一樣的。哈爾濱項目以室內冰雪為主打內容,北京項目則規劃有室內兒童樂園、室內水公園、美術館、名人蠟像館等內容。雖然不同的萬達城都有“秀”,但是每臺“秀”的內容完全不一樣;每個萬達城都有電影科技樂園,但內容都是結合當地文化重新編排。
問:萬達城有沒有計劃輸出到國外?
王健林:目前,我們正在商談把萬達城輸出到俄羅斯和印度。把萬達城輸出到國外是我們長期追求的目標,經過10年、20年,我們要把萬達城打造成像迪斯尼一樣在全球有重大影響力的中國文化品牌。
問:文化旅游是未來萬達產業布局的重點嗎?
王健林:文化旅游是萬達今后主要的發展方向,我現在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旅游創新上,我們的目標是10年內文化旅游占萬達集團收入的比重超過商業地產。除了收益,文化旅游產業的品牌影響更大。我曾講過一句話:任何行業都有天花板,唯獨文化產業沒有。《阿凡達》的全球票房收入達20億美元,能做到這樣收入的企業很多,但能做到這樣影響力的企業幾乎沒有。而且文化可以傳承,一部好作品能傳承上百年。萬達文化產業集團去年收入達到208億,盡管已經是中國最大的文化企業,但放在全球看還是比較小。文化產業如何發展?文化如何和產業相接?做到既有文化又有產業,這對任何地方、任何企業都是一個需要破解的難題,萬達需要在這方面進行探索。
問:萬達城和萬達廣場有什么區別?
王健林:萬達城不是萬達廣場的升級版,兩者完全不同。雖然每個萬達城的中軸都有10萬平方米左右的商業,但和萬達廣場比,商業業態和面積都有很大改變,萬達城沒有百貨、電器,餐飲面積占到50%,購物比重大幅減少。萬達城更重要的在文化旅游業態。比如哈爾濱萬達城有大型室外主題公園,有全球最大的室內滑雪場和國際一流的室內溜冰場,有電影科技娛樂項目以及其他配套旅游項目,此外還有9個酒店。這些東西結合在一起,跟萬達廣場完全不在一個平面上,是全新的項目。
問:萬達文化產業規模這么多,如何解決人才問題?
王健林:人才確實是一個制約因素,現在中國的文化和產業之所以不能很好對接,就是因為缺人才,有文化的不懂市場、懂市場的沒有文化,如果中國能出現一批既懂文化、又懂市場運作的人,那中國文化產業的春天就到來了。
現在萬達解決人才問題的方法,就是把全中國和世界最優秀的人才都聚集在一起。萬達文化旅游規劃院60%是外籍人士,首席造景師、動漫設計師都來自海外。為了做“秀”,我們把世界上最好的一家公司給收購了。做電影科技娛樂,全球能達到我們設計要求的一共只有3家,我們跟其中2家達成了協議。現在我們更多借助“外腦”,但通過實踐發展,幾年后,中國人才把技術學到手,成熟起來,到那時,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才緊張的問題。
問:萬達如何管理如此眾多的項目?
王健林:萬達過去更多注重項目拿地、設計、開發,隨著開業項目的增多,去年我們提出把工作重心轉向管理,提高各類管理公司的級別,增加人員編制和資金支持。萬達廣場每年新建的廣場和酒店項目會保持一定數量,項目開發團隊不會增加太多,但這些項目開業后,管理團隊會不斷增加,承擔的責任也相對更大。按目前的趨勢,三五年后萬達就會成為一個管理型、服務型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