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企業文化的不同之處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他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長遠眼光,因此能吸引到合適的團隊,打造一種可持續的成功。萬達集團的企業文化擁有三個關鍵組成部分:成熟完善的組織結構,使其能夠在全球范圍內擴大規模;深入的企業文化內容;以及豐富的企業文化活動。萬達集團的根是儒家價值觀,而這一點是西方社會、企業所欠缺的。
房地產還有10年盛景
無論面對資金鏈問題,還是與馬云有關電子商務的辯論,以及自己退休和兒子王思聰接班與否的私人話題,王健林都相當坦誠,回答直接。他表示,中國房地產就是10年之內的事,十年八年之后,這個行業不可能還維持每年15億~20億(平方米)的開發規模,10年以后也許就10億平方米以下,20年后也許每年就5億平方米。
AMC上市背后的商業野心
AMC上市宣告萬達從商業地產向文化旅游轉型的棋局再落一子。伴隨AMC的上市以及萬達近兩年來在文化旅游產業的高速推進,一個未來全球領先的橫跨地產、旅游、文化的跨國集團似乎已經初見雛形。伴隨上市鐘聲,質疑之聲所剩無幾,隨之而來的更多是人們對于王健林下一步棋局的揣測與期待——萬達還會在商業模式和企業走向上為中國民營企業書寫怎樣的驚喜?
萬達并購AMC收益翻倍
王健林并購美國第二大院線公司AMC僅一年之后,就令其成功登陸紐交所融資近4億美元,萬達仍持有約80%AMC股份,市值超過14億美元,比當初收購支付的7億美元現金翻倍。盡管發行價比上市前定價中值19美元略有下降,但AMC的IPO受到了美國投資者的歡迎,截至18日晚,AMC股價比發行價上漲7.78%至每股19.40美元。
AMC為何能登陸紐交所
由于文化的差異、政治背景的差異、發展程度的差異,中國公司收購西方發達國家的公司并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尤其還是文化公司。對電影產業市場機遇的敏銳把握,對國內文化政策的順勢利用,在企業收購層面采用國際化的技術操作手段,以及收購之后采取恰當的商業策略等,都幫助萬達實現成功。
AMC大逆轉暗合萬達速度
從虧損出售到被萬達并購,然后整合、盈利并上市,AMC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足19個月,這與靠商業地產起家的萬達集團享譽業內的“萬達速度”不相上下。萬達在過去的19個月中不時遭遇各界質疑,包括資產價值是否高估、如何與監管方溝通等各種問題。但AMC被納入“首富”囊中后的強勁表現,直至上市,則逐一將這些質疑拋諸腦后。
萬匯網暴露萬達電商雄心
萬達的電商項目籌備已久,試運行期間,萬匯網僅在大連、武漢、福州、鄭州四大城市六個項目運營,2014年范圍將擴展至全國所有萬達項目。該項目可以為用戶提供咨詢、導購、優惠券、團購等功能,并發布手機端,可實現找車位、掃廣場等功能。可以明顯發現,萬匯網的內容就是萬達廣場,但王健林指出,萬匯網不同于淘寶、京東的電商模式。
全球聚焦武漢“雙驕”
12月20日,由萬達集團投入數十億元巨資傾力打造的萬達電影樂園及漢秀在武漢萬達嘉華酒店舉辦了開幕倒計時365天的啟動儀式。國際化進程中的萬達正在創造更多立足中國文化、代表世界級水準的“新驕傲”,中國諸多城市的國際化發展也迫切需要萬達集團這樣的企業帶來更多的世界級文化旅游項目。讓我們期待在未來國際化舞臺上萬達打造更多的中國“新驕傲”。
萬達重建足球帝國
萬達最近三年重新介入足球,是從改善中國足球的職業環境著手的。回顧萬達這筆斥資5億元的投資,幾乎涵蓋了中國足球發展的方方面面。幫國家隊選材、籌備人才,對整個聯賽進行贊助,而非考量一城一地的得失,這是萬達與恒大不同的地方。恒大更希望借助足球擴大品牌影響力,而萬達更多地是以社會力量來贊助中國足球。
大投入大產出大目標
從王健林決定帶領萬達進軍文化產業以來,質疑聲就未斷過。一種聲音提出,萬達文化產業就是打著文化幌子搞房地產。“這與我的想法恰恰相反,”王健林回應道,“我做房地產的目的是為了做文化產業。” 在他看來,文化已從“事業”進入了“產業”,要做出影響世界的文化品牌,萬達唯有從模式上革新,“小打小鬧不行,要大投入大產出。”
首富的大棋局
2013年,王健林斥資千億進軍文化旅游產業,首富的大棋局令人充滿想象。每個人都會有大夢想,后來歸于小的生活。每個人都有小夢想,然后湮滅于大的現實之中。王健林并沒有讓自己的夢想湮沒于現實中,他是一個行動主義者,并沒有理想主義者的哀聲怨氣。他一手締造出氣勢磅礴的地產王國,他讓夢想照進了現實。
首富魅力“仁者”無敵
這位新首富不僅經商才能卓越,而且飽讀詩書、具有儒家情結。早些年時,他曾經寫過一首詩,“商戰經年財富雄,向來萬事皆成空。唯有余生管行善,一片凈土十世功。”這首詩流露出王健林的“仁”者之心,也符合他的思想精髓:商道即仁道。二十年來,王健林領導的萬達集團一直勇于承擔責任,堅持以仁為本。這正是他首富魅力的所在:“仁者”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