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業的善念與社會責任感,與一方主政者愛民求發展的熱情,催生出一場中國扶貧模式的探索與創新。中國最大商業地產公司萬達集團帶給國家級貧困縣丹寨的,不僅是10億元,更是辦法和希望。
“再多喂幾頭(豬),要是掙錢多,就讓兒子兒媳都回來養豬。”黃錦和站在自家豬欄前,用濃重口音的方言感嘆。
黃錦和是貴州丹寨縣燒茶村一組的村民。燒茶村是典型的貴州村落,耕地少得可憐,地里種的是玉米、水稻和番薯,丘陵上種的是老化的茶樹,家里養幾頭豬,情況好一些的有一頭牛,自給自足,單一且傳統的耕作方式注定了貧窮和落后。
64歲的黃錦和是個性情憨直的人。說起長期在廣東打工的兒子兒媳,他就指著老伴背上的小孫子,情緒有些低落,說“娃娃想他們咧”。說起萬達集團要支持他們養豬,增加收入,他就咧開嘴笑,不過,他毫不隱瞞對于萬達和王健林董事長,其實一無所知。
黃錦和養了幾十年的豬。在他的印象里,養豬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也習慣了養豬帶來的微薄收入,“三年喂個九斤豬,不咋掙錢。”
而這一切,都將發生改變。
重點不是投錢而是要創新模式
12月1日,萬達集團與國務院扶貧辦、貴州省扶貧辦和貴州省丹寨縣簽訂扶貧協議,計劃投入10億元,5年使人均收入翻番。
這并非單純上的數字改變。
“重點不是投入多少錢,而是要創新一種可復制、可推廣的企業扶貧新模式,確保直接、普惠農民。”王健林董事長強調說。
此次萬達集團確定丹寨的扶貧模式是“企業包縣,整體脫貧”的創新模式,既不是簡單捐款,也不是單純投資建廠,而是注重長期與短期結合、產業與教育結合、提高人均收入與整體脫貧相結合。
首先,結合丹寨縣產業特點,萬達集團選擇當地多數農民從事的土豬養殖和硒鋅茶葉種植兩個行業,投資深加工企業:建設30萬頭規模的土豬擴繁廠、屠宰加工廠和飼料加工廠,建設幾家規模土豬養殖場,由企業提供豬仔和飼料,集中養殖,全縣所有貧困人口無償入股養殖場,享受分紅;建設萬噸規模的硒鋅茶葉加工廠,對全縣農戶種植的硒鋅茶葉訂單收購,提高農民收益;其次,萬達集團聯合貴州以及黔東南州3所職業技術學院每年招生300~500名丹寨籍學生入學,畢業后擇優錄取到萬達就業;再就是萬達集團每年從丹寨招聘約1萬名農民工,到萬達戰略合作伙伴旗下施工企業務工,實現脫貧。
萬達丹寨扶貧模式注重發揮企業自身優勢。萬達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零售渠道。遍布全國的萬達廣場,與萬達緊密合作的商業伙伴全國擁有超千個大型零售網點。萬達將借助這一渠道優勢,成立專門銷售公司,將在丹寨深加工的農產品銷往全國,從而形成農民種養、企業加工、全國銷售的良性循環。
截止到2013年,丹寨共有47799戶、171641人,貧困戶13603戶、貧困人口51311人,通過萬達的教育和產業扶貧,將惠及全縣3萬戶農民,覆蓋全縣所有貧困人口,真正實現扶貧普惠制。
為確保萬達丹寨扶貧模式順利開展,萬達集團將派駐一批優秀高管到丹寨掛職縣鄉兩級領導職務,從而提高扶貧效率。對到丹寨掛職的干部,萬達將在工資待遇、職務晉升上給予優待。
對此,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稱之為,中國扶貧模式的創新之舉:企業包縣,整體脫貧。
一切創新來源于實踐。
萬達要做的就是增加鄉親的收入
12月2日,扶貧協議簽訂第二天,王健林董事長就率隊來到丹寨,進行實地考察。
當天上午,王健林董事長一行先后來到丹寨金鐘經濟開發區、萬達屠宰場及豬肉加工廠選址處、茶葉加工廠選址處參觀考察。每到一處,董事長都仔細詢問情況,提出建議。
在屠宰場及豬肉加工廠選址處,王健林董事長叮囑說,養豬搞起來,一定要實現規模化養殖,單個農戶單打獨斗不行,可是土豬產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仔細論證,都要向農戶解釋清楚。
當天下午,不顧旅途勞累,王健林董事長又先后考察了鐵皮石斛茶種植基地,前往興仁鎮燒茶村,看望了貧困戶龍紹芝、種茶貧困戶杜芳成。
剛到龍紹芝家,王健林董事長就來到豬舍,察看土豬飼養情況。在當地,每家每戶都會養幾頭土豬,自己食用,并未將其作為增收手段。
隨后,董事長與龍紹芝坐在院子里,促膝交談,拉起了家常。龍紹芝介紹說,她和老伴有三個兒子,兒子們都出去打工了,依靠低保過活。她說,自己有兩個愿望,一個是生活更好;一個是在外打工的兒子能夠回家,背上背著的小孫子每天能夠見到爸爸。
董事長說,萬達做的事情,就是要增加鄉親們的收入,發展當地的產業,產業發展好了,工作崗位就多了,你的兒子們就可以在家門口賺錢,就不用出去了。臨走前,董事長還塞給龍紹芝一個紅包,龍紹芝和丈夫抓著董事長的手,一個勁地說謝謝。
董事長離開時,龍紹芝背著孫子送到門口。她說,他們期盼一家團圓的日子早點到來。
在考察了興仁村大尖坡草場和俊建養殖基地后,王健林董事長立即和國務院扶貧辦相關領導、貴州省和丹寨縣相關負責人召開了座談會,就如何盡快推進相關扶貧工作進行了熱烈討論。
結合實際考察情況,王健林董事長指出:茶葉比預想要差不少,需要進行進一步專業論證,其中茶樹的更新換代是一個重要方向,即便要搞,也要堅持公司化;土豬產業大有可為,一定要做到規模化,要開展畜草種植等周邊產業。
最后,王健林董事長提出具體工作要求:優先土豬產業,盡快確定土豬擴繁廠、飼料加工廠、加工屠宰廠、養豬場和學院的選址,學院選址和茶產業論證要在元旦前完成。
萬達集團早在創業之初就開始扶貧,是全國最早開始扶貧的企業之一。不過,王健林董事長坦言,我們捐贈現金37億,在中國民營企業里面最多,也扶了20多年貧,可是也沒有探索出成熟成型的經驗,萬達想通過這一次,探索出一種新模式,有沒有可能一個大型企業帶動一個縣。
“一切都是開始。不過,我們有把握。”王健林董事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