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團隊,看似在做一場華麗絢爛的試驗,其實確為一場艱難的突圍。最近讀過董事長的《萬達哲學》一書,更加有所感悟。
作為電商人,我們深知肩負的重任——將萬達所涉獵的線下各產業各類業態,運用“互聯網+”的思維,完成線下與線上的連接及貫通。電商團隊,看似在做一場華麗絢爛的試驗,其實確為一場艱難的突圍。最近讀過董事長的《萬達哲學》一書,更加有所感悟。
移動互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傳統產業面臨著互聯網行業的顛覆。《萬達哲學》一書中,董事長提到我們要讓“消費者享受到線上線下互動服務”,并將重點明確是“體驗”,“在消費者原有消費體驗的基礎上如何增加新的體驗,讓消費者享受更多的服務,讓消費者參與進來”……充分體現了董事長超前的“用戶思維”。
我們不僅是電商人,也是最為普通的用戶,應當具備先天的用戶思維優勢。關注用戶、觀察用戶、分析用戶,從每個用戶身上找到需求點和痛點,繼而突圍,切實地讓用戶的體驗和生活變得美好,這就是我們在“互聯網+”轉型升級中所想要做的事。
如今,O2O已經讓萬達廣場變得智能,更加“通情達理”“善解人意”,我們自身首先勇于挑戰傳統模式,樂于嘗試新鮮巧妙的運營模式,將互聯網的思維與工具應用其中。
董事長在書中提及了許多貼近生活的例子,也站在用戶角度提出了許多“槽點”,比如他提到了“中國購物中心發展了幾十年,商場發展了上百年,停車場多得是,現在連停車場的智能停車技術都沒有,顧客來了不知道有沒有停車位”,再比如看電影買票排隊、吃飯點餐、買衣服的量體試衣等等,也都是可以結合互聯網技術讓服務更加具有科技感,更具人性化。而貼近用戶,走進用戶的生活場景中去,也決定著我們要實實在在地自下而上嘗試、探索、拿捏,這樣的服務更貼近人心,也更容易使我們自省,最終更優秀地服務于每一位“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