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時間,五大單元,30多場活動,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圓滿落幕。丹寨非遺周成為全國推動文旅融合的重要平臺,丹寨萬達小鎮獲嘉賓學者高度評價。
中國丹寨非遺周圓滿落幕
10月25日,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在丹寨萬達小鎮圓滿落幕。
從10月17日至25日為期9天的時間里,從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換屆大會到中國非遺與旅游融合論壇,從12條全國非遺旅游線路首次正式發布到一組非遺特色展覽演出,再到佳作頻出的第二屆非遺文創大賽,五大單元、超過30場“非遺進景區”特色活動輪番上場,聯袂奉上一場頂級非遺盛宴。
中國丹寨非遺周是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資源開發司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辦,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黔東南州人民政府、中國旅游協會、中國旅游景區協會、中國旅行社協會聯合主辦,丹寨縣人民政府、萬達集團等承辦。旨在推動中國非遺保護傳承工作,讓更多非遺走進景區,促進非遺和旅游深度融合。
非遺周魅力吸引游客慕名而來,在全國打響丹寨非遺周品牌。一位來自廣東的游客表示,自己平時喜歡非遺,聽說丹寨舉辦非遺周,就自駕過來參觀,一次看遍貴州非遺,真是大開眼界。
“非遺進景區”帶火丹寨旅游。據統計,非遺周舉辦期間,丹寨萬達小鎮共計接待游客26萬余人次,同比增長88%;實現營業收入276萬元,同比增長184%;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87億元。小鎮內非遺商戶、酒店和客棧收入均同比大幅增長。56歲苗醫左凱鵬介紹,國慶以來治療各種頸椎腰腿疼的藥賣了1萬多瓶,非遺周期間,一周賣了3000多瓶。
丹寨萬達小鎮再次成為全國焦點,與會嘉賓紛紛點贊,稱贊丹寨萬達小鎮創造非遺和旅游融合的生動實踐,是全國文旅融合發展典范。
非遺周成全國推動文旅融合重要平臺
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甫一亮相,就憑借權威的主辦方,高規格的會議、論壇,高水平的評選、頒獎,高質量的展覽、演出,吸引近千名全國非遺、旅游、文創行業精英匯聚丹寨萬達小鎮交流研討,在全國文旅行業產生巨大影響,成為全國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
從組織單位,可以看出中國丹寨非遺周的權威性。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資源開發司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辦,中國旅游協會、中國旅游景區協會、中國旅行社協會等聯合主辦。
從出席嘉賓名單,可以看出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的規格之高。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雒樹剛,文旅部黨組成員、中國非遺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貴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盧雍政,中國旅游協會會長段強,中國旅游景區協會會長姚軍出席開幕式。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魏小安、世界旅游聯盟秘書長劉士軍、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等知名業內專家,出席論壇發表主旨演講。
作為本屆非遺周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屆中國非遺文創大賽路演評審和頒獎典禮也在丹寨萬達小鎮舉行。本屆大賽自今年6月1日啟動以來,共收到來自全國31個省市區的1206件作品,參賽作品數量是首屆的3倍,入圍作品達到500件,代表了全國非遺文創的最高水平。
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雒樹剛在開幕式上致辭
文旅部黨組成員、中國非遺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在開幕式上致辭
丹寨非遺扶貧成效顯著
中國丹寨非遺周活動落戶貴州丹寨萬達小鎮。丹寨擁有7項國家級、24項省級、100余項州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中國非遺之鄉”。丹寨萬達小鎮作為萬達集團包縣幫扶丹寨的核心產業項目,也是非遺進景區、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的典范。萬達小鎮以本地非遺為主題和特色,萬達小鎮建筑體現本地苗侗文化,經營業態中非遺產品占比超過70%,邀請丹寨縣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落戶小鎮,周周舉辦非遺文化主題活動。
開業三年多來,丹寨萬達小鎮已經成為全國知名非遺特色小鎮,累計接待游客超過1900萬人次,帶動丹寨全縣旅游綜合收入超過120億元,拉動丹寨20個產業和50個子行業發展。萬達幫扶項目帶動丹寨縣5.88萬貧困人口實現增收,幫助丹寨提前兩年脫貧。丹寨萬達小鎮也成為全國社會扶貧、旅游產業扶貧典范。
繼全國社會扶貧丹寨論壇成功舉辦后,中國非遺周這項全國性重大非遺活動永久落戶丹寨萬達小鎮。萬達集團總裁齊界表示,作為非遺周的承辦方之一,萬達將和各方共同努力,把中國丹寨非遺周打造成全國乃至世界的非遺品牌。
萬達小鎮文旅融合獲高度評價
中國丹寨非遺周在丹寨萬達小鎮舉辦,參會嘉賓現場體驗到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的魅力,紛紛對非遺周和萬達小鎮文旅融合模式給予高度評價。
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雒樹剛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在美麗的丹寨萬達小鎮舉辦“中國丹寨非遺周”活動既是展示非遺保護成果、非遺保護傳承的重要舉措,也是帶動丹寨旅游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促進丹寨鄉村振興的有力支點。
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則表示,丹寨萬達小鎮是萬達集團打造的新型旅游景區,是貴州省一張新名片,也是貴州非遺的集中展示區。
貴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盧雍政評價丹寨萬達小鎮是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典型,是社會力量參與非遺傳承和精準扶貧的亮點,也是貴州翻天覆地變化的真實寫照。“無中生有,方興未艾,是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好地方。”
中國旅游景區協會會長姚軍認為丹寨萬達小鎮創新非遺旅游的發展方式,助力丹寨提前兩年實現脫貧摘帽,既成為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典范,也成為非遺促進脫貧攻堅的一個范例。
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魏小安表示,丹寨萬達小鎮在交通并不便利的條件下,依靠產品力,獲得了巨大的市場成功,是旅游的供給側改革,是非遺和旅游融合的最佳典范,丹寨萬達小鎮IP已經形成模式且可以復制。
長桌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