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有個稱號,叫企業界人才培養的“黃埔軍校”。最近它又獲得了兩項大獎的肯定。
在“2020大中華區人力資源管理卓越大獎”頒獎盛典中,萬達斬獲卓越社會企業、學習與發展卓越實踐兩項大獎。
這項評選歷時5個月,吸引了500多家企業參與角逐。最終,萬達與平安、京東、強生、索尼等國內外優秀企業一同脫穎而出,榮獲大獎。
這并不是萬達第一次在人才發展和社會責任上獲得專業認可,此前萬達也曾多次斬獲幸福企業、最佳雇主等大獎。
為了穩就業,萬達怎么干?
萬達此次獲得的卓越社會企業大獎,是個什么獎?有什么評選標準?來聽聽主辦方是怎么夸獎的:“這個獎項是旨在表彰那些通過人力資源數據,以榜樣姿態促進組織進步,同時積極承擔優秀企業公民的責任,為社會和周邊環境做出貢獻的社會企業。”
對人負責,就是企業的一項重大社會責任。今天,咱們用數字來說話,看看萬達怎樣努力成為優秀企業公民、承擔社會責任的。
最近一段時間,如果你走進各地的萬達廣場和城市項目公司,很可能會在大堂、辦公區看到這樣的場景:2021萬新生校招正火熱進行中。
在受疫情影響的“最難求職季”里,線下宣講不便進行,萬達就把前期招聘放到云端、面試放到線下,繼續為今年應屆大學生提供眾多崗位。
其實,萬新生校招只是解決就業的渠道之一。萬達解決就業的大頭,是被稱為“城市就業穩定器”的萬達廣場。到2019年底,已開業萬達廣場累計創造就業崗位136萬個,其中大學生61萬人,連續11年創造就業超過全國當年新增就業總量的1%。
據統計,平均每個萬達廣場開業,都能創造約4000個就業崗位。每座萬達廣場開業前,都會在所在城市舉行專場招聘會。每場招聘會都會吸引當地眾多求職者前來。
以往萬達廣場就業中,大學生比例約占40%。今年應屆大學畢業生數量大、就業壓力大,各地新開業萬達廣場加大招聘大學生力度,確保萬達廣場今年新增就業崗位中大學生比例超過50%。
每一個崗位背后,都關乎一個年輕人的未來;每一個崗位,也都聯系著一個家庭的福祉。穩就業,就是萬達作為大型民營企業保民生、承擔社會責任的最直接體現。
把人招進來,如何培養好?
除了卓越社會企業獎以外,萬達還獲了一項大獎:萬達學院的“者”系列人才發展項目獲得2020大中華區“學習與發展卓越實踐大獎”。
什么叫“者”系列?它是一套高、中、基層全覆蓋的學習項目體系,包含攀登者、跋涉者、奮斗者等多個學習項目。
是的,在萬達,學習培訓可不是千篇一律,而是針對不同級別的員工,設計梯度學習項目。2019年,萬學平臺共推送學習任務近2500個,登錄人次940萬,在線學習時長200萬小時 ,線上考試人次180萬,幫助員工實現自我突破和成長。
甚至,新員工的培訓從入職前就已經開始,他們可以通過萬達自主開發的萬學平臺微信端頁面參加學習崗前培訓,快速融入企業。
“者”系列傳遞出萬達培養人的一個理念:把人招進來只是第一步,隨后要通過全方位的培訓體系,讓員工在萬達能夠得到成長、實現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