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能推薦這本書,一定有其道理,這次細細讀來發現,《弟子規》非常注重人的道德修養培養,而且花了大量的篇幅講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對為人處世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有著非凡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
文/張黎明前段時間,董事長號召集團上下讀國學經典《弟子規》的時候,還有些不理解,覺得里邊無非就是講些孝順父母、敬愛兄長、謹慎誠信、博愛眾人、親近賢人,這些內容父母從小就教導過了,我也是按照父母教導的去做的,還能再學什么呢。
董事長能推薦這本書,一定有其道理,這次細細讀來發現,《弟子規》非常注重人的道德修養培養,而且花了大量的篇幅講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對為人處世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有著非凡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
其中,我比較欣賞的一段是: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財物輕,怨何生?
言語忍,忿自泯。
這一段是講如何處理與父母之外的兄弟姐妹及其他人的關系。
中國古代多為大家庭,一家幾十口甚至幾百口人住在一起,同吃同喝同勞動,財產共有,那么,怎樣保證一個大家庭上上下下和和睦睦,其樂融融呢?《弟子規》中提出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財物輕”不看重財物,一個是“言語忍”即說話時要注意忍讓。這樣的總結很是高明的,充滿了智慧。因為一個人如果“輕財物”,便必然會重視感情、義氣等;一個人如果“言語忍”,便能大大減少與別人發生沖突的可能性。做到了這兩條,一個家庭豈不是很容易就變得和睦了嗎?
其實這番道理阿放在公司中也非常適用。規劃院就像一個大家庭,工作中,大家就像兄弟姐妹,互相幫助,分工協作,一起為維護大家庭的地位和榮譽而努力。
記得,我剛到規劃院的時候,很多事情不懂,遇到問題請教同事,同事都會積極地教導我,感謝同事的幫助,讓我順利度過了實習期。所以,在后來的工作中,遇到新人,我也以同樣的態度去引導別人,將我們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
在這個大家庭中,每個人都很優秀,有很多優點,當發現別人的優點時,我會積極向對方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與對方相稱的程度。而發現別人的缺點時,也要及時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是否也有類似的缺點,有則及時改正;沒有也要引以為戒。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但因立場不同,平時項目合作中難免會發生分歧,而且規劃院工作緊張忙碌,壓力大,難免遇到著急上火的時候。那么這個時候,如果大家多換位思考,體諒對方的難處,言語上客客氣氣,那么一定能有充分的智慧解決好分歧和矛盾。即使有了爭執,也是為了工作,對事不對人,這樣的態度,正是《弟子規》所倡導的,也是工作中需要的。
比如,我剛休完產假上班回來,因為上會項目多,一輪輪預審、上會、簽批,經常需要加班,但家里寶寶才3個多月,又不吃奶粉,只等著我回家喂奶,我工作加班的時候,她只能在家里餓得哇哇哭,哭累了睡,睡醒了繼續哭,作為母親,心里一定是很心疼寶寶的。但作為職業經理人,知道院里因為組織架構調整,所里人員精減,事項并未減少,每個人都是忙得團團轉,如果我的工作不完成,那就會給同事增加更大的負擔,我決定以工作為重。后來幸好有段時期老公能中午開車帶寶寶來公司在車里喂奶,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兼顧了工作和家庭,雖然自己感覺辛苦些,但看到項目順利推進,回家看到寶寶的笑容,感到無比欣慰!
我們不求圣賢,但我愿意始終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就像《弟子規》中倡導的那樣,不斷自省,堅持學習,并為這一目標不懈努力!